5月22日,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黄河石林风景区举行的100公里山地马拉松比赛中,172名参赛选手中有21人不幸遇难,震惊全国。网络上无数的哀悼让人痛心不已。事故调查正在进行中,相信很快就会有权威的事故原因分析和善后处理。
这次严重事故为高速发展的中国马拉松产业敲响了警钟,马拉松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化、产业化快速发展,既是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成果,也伴随着“成长的烦恼”的出现。
马拉松正步入快车道
1981年,中国举办首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,当时只有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6名选手参赛。
此后,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,杭州、大连等城市也开始举办马拉松赛事。这些赛事大多由体育主管部门主办,主要以宣传城市形象为目的,商业性不强。参赛者多为专业运动员,民众参与度不高,影响力也有限。
正是在本世纪,马拉松才真正发展成为一项“全民运动”。
北京、上海、大连、厦门等城市的马拉松赛事逐渐享有“中国四大马拉松”的美誉。
在此过程中,马拉松赛事报道中对于参赛者的称呼也从“各国马拉松选手”转变为“世界各地长跑爱好者”。
40年来,马拉松参赛人数增长232倍,参赛者由专业选手“破圈”,无疑是马拉松运动发展壮大的象征。
从专业赛事到大众赛事,马拉松的产业化在中国已初具规模,这符合马拉松产业发展的经济规律。
经济学上,有这样一句话叫“马拉松周期”,指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,一个国家的多个城市将进入以“马拉松赛事”为核心的全民路跑体育消费黄金期。
2011年,中国达到人均GDP5000美元的“黄金比例线”。
值得注意的是,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也是中等收入群体初步形成并快速发展的标志,而马拉松产业的主要消费群体就是城市的中等收入群体。
据中国田径协会2019年发布的《中国路跑报告》显示,自2014年中国政府实行“放管服”政策以来,中国马拉松运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。
报告显示,2015年至2018年,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赛事参赛总人数增加433万人次,增长2.9倍。
2018年,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赛事总参赛人数583万人,285个地级以上城市举办大型路跑赛事,中国城市路跑赛事覆盖率达到85.33%。
中国马拉松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令人惊叹,该产业巨大的经济价值也得到广泛认可。
“马拉松经济”带来巨大商业价值
马拉松从专业领域的专业赛事,转变为全民参与的大众赛事,为行业催生出巨大的商业价值。
经济学界早已熟知“马拉松经济”一词。“马拉松经济”包括四大收入来源:赛事直接带来的现金收入,如赞助商投入、报名费等收入;赛事产生的财产性收入,如场地租金和酒店住宿等载体经济;媒体收入,如出售赛事转播权;衍生性收入,即来自运动器材、培训服务等的收入,这些收入甚至可能高于其他收入。
体育主管部门对马拉松产业的经济价值已有估算,2019年年初,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国家发改委、国家旅游局等十部委印发《马拉松体育产业发展规划》,其中显示,到2020年,我国马拉松体育产业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,全国800人以上马拉松赛事数量预计将达到1900场。
1200亿元的行业规模主要基于赛事直接收入,这是一个保守的估计,因为该行业的衍生收入并不直接体现在赛事收入中,其规模远大于赛事直接收入。
按照跑步圈的普遍标准,“硬核”跑者每年在路跑上的支出应该能达到2万到5万元,如果“硬核玩家”的数量超过50万,那么每年马拉松产业的周边衍生品将有上万亿的市场规模。50万人在中国城市并不是很高的数字,而更大数量的非硬核跑者的消费规模也不容小觑。
因此,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对马拉松等长跑运动十分热衷是可以理解的,从产业经济角度看,这并不是坏事,但其中隐忧值得关注。
马拉松产业快速发展背后的风险与隐忧
马拉松产业同很多其他产业一样,既带来暴利,也带来巨大风险。
马拉松本身就是一项有风险的运动,最直接的风险就是马拉松可能超出常人的生理极限,导致猝死,即便在马拉松产业相对成熟的发达国家,也存在一定的死亡率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zgescjy.com/html/tiyuwenda/4942.html